<strike id="omwmzbs"><meter id="omwmzbs"><source id="omwmzbs"></source></meter></strike>
<progress id="omwmzbs"><source id="omwmzbs"><xmp id="omwmzbs">
    <b id="omwmzbs"><output id="omwmzbs"></output></b>

      
      
      <pre id="omwmzbs"><progress id="omwmzbs"><rt id="omwmzbs"><noscript id="omwmzbs"></noscript></rt></progress></pre>
      1. 安徽日報:夏,登雲端郵道

        記者 溫沁 方舢2023-06-25來源:安徽日報

          路,懸挂于陡崖峭壁,穿越流雲瀉霧,蜿蜒至海拔1860米的黃山光明頂上——

          對于旅行者來說,征服這條路,可一覽三十六峰,收獲與日月比肩的浪漫;

          對于郵遞員來說,踏上這條路,意味着選擇堅守我省海拔最高的步班郵道。

          “夏天上山投遞最不容易。尤其入梅之後,雨說下就下。你一個人上山,記得帶把傘,别穿網面鞋。”

          6月20日,夏至将至,群鳥低飛,一場暴雨正在醞釀。清晨,剛剛從睡夢中醒來,黃山市黃山區郵政分公司湯口投遞班郵遞員汪浩,就收到了師傅謝菲俊發來的信息。

          這是今年31歲的謝菲俊,7年以來,罕見缺席這條郵路。

          2016年,謝菲俊回到家鄉,成為黃山步班郵路第四代郵遞員。每年264天,每天7個小時,負重35公斤,徒步12公裡,他攀登黃山風景區160平方公裡内的34個投遞點,總裡程接近一個“二萬五千裡長征”。

          時間在他的腳上留下印記。一個月前,謝菲俊左腳腳踝開始腫脹疼痛。核磁共振成像顯示他的關節積液、滑膜增厚。

          遵照醫囑,謝菲俊暫停負重登高。從5月底開始,在他的幫帶之下,今年26歲的汪浩,成了他的“臨時接班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郵政。30多年來,這是連接黃山山上山下的唯一郵路,無論如何不能停下。”謝菲俊說。

          郵遞員的背包裝滿祝福——

          遠遠看到薄霧之中的一抹綠色,北海景區“黃山好禮”小店的工作人員,立即從櫃台拿出一沓明信片。

          每到旅遊旺季,300多封寫滿祝福、蓋上紀念郵戳的明信片,當天都會乘着郵遞員的背包下山,再飛散到世界各地。

          郵遞員的背包還能解憂——

          白雲賓館保安吳永昌,最期待收到各種雜志,閑暇時安靜閱讀,是他排遣寂寞的方式。西海飯店廚師謝志軍記得,一次他突發胃部脹氣,一時找不到藥,是謝菲俊幫他買藥,再義務帶到山上。

          每位黃山上的工作人員,一個月才能下一次山,幾乎每天都去山上走動的郵遞員,就成了他們和山下互通物件的“擺渡人”。

          傳郵不辭風雨程,朝霞夕陽擔一肩。

          一杯茶、一餐飯,招招手的問候、拍拍肩的肯定……謝菲俊坦言,7年高山郵路,從最開始踽踽獨行的陌生,到現在滿山都是熟人,投遞郵件于他而言,早已超越常規工作,有了串親戚一樣的依戀。

          “在黃山上,比風景更美的,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親如一家的人情味。”謝菲俊說。

        梅雨季節,黃山風景區氣候多變,光明頂上雲霧缭繞。

        謝菲俊帶汪浩攀登黃山風景區百步雲梯。百步雲梯位于蓮花峰西北麓峭壁,地勢險峻。

        光明頂海拔1860米,是謝菲俊爬山送件需要抵達的最高峰。

        7年爬山送件,謝菲俊(中)和山上工作人員都成了朋友。

        蓋滿10枚黃山風景區紀念郵戳的明信片,當天都會乘着郵遞員的背包下山,再飛散到世界各地。

        黃山風景區衛生防疫中心副主任潘海波在看謝菲俊的腳踝核磁共振片,提醒他要注意休養。

        湯口郵局投遞班長林鵬舉叮囑謝菲俊和汪浩上山注意安全。

        在黃山腳下的湯口郵局,謝菲俊(左)帶汪浩熟悉黃山上的郵道線路。

        謝菲俊(右)給黃山風景區玉屏環衛所放繩工李培生送報刊信件。

        新欧美三级经典在线观看_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_成视人a免费观看 视频_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